1. 首页 > 产业新闻 > 节能环保

rho币最新价格(rhein币)

价格跌跌不休,不如回头看看技术

无论是赚足眼球的EOS,还是被认为价值遭低估的AE,又或是上线便跻身市值前二十的Cardano;这些平台型公链主网Q2的陆续上线,皆预示着2018下半年公链大战的爆发。

自2014年以太坊诞生以来,领域内出现不少可孵化及搭建Dapp的通用型底层区块链平台;截自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个相关币种的出现。不过就像智能手机市场的iOS和Android一样,以太坊占据着Dapp数量的绝对优势;单是DappRadar上跟踪的应用程序就达571个,是第二大平台型公链——NEO所记录Dapp数的11.6倍。

大量Dapp的孵化需要开发者基础及成熟的开发工具。据区块链软件公司ConsenSys的不完全统计,当前活跃在以太坊网络的开发人员多达25万名,其Truffle开发框架2017年10月单月下载量超20万次。另外,目前着眼于区块链应用的各国政府及企业机构也倾向于使用以太坊技术——巴西、智利、加拿大、迪拜等国家已先后宣布使用以太坊技术完善其基础设施;微软、BP、CME等五百多个企业或机构则加入EEA(企业以太坊联盟),希望从以太坊生态中获益。

随着开发及参与者的增多,现如今全球六大洲有近17000个以太坊节点在运行,使其成为现存区块链中最分散的平台。顶着这些光环,以太坊在平台型公链内占据着主导地位。不过随着未来Dapp数量及活跃用户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太坊网络当前30 TPS的交易处理速度难以承载正常的使用需求。彼时因交易拥堵而上涨的手续费,也会给应用程序的商业化落地带来巨大阻碍。

虽说分片技术、Plasma项目等扩容方案已经在路上;但是扩容一旦失败,哪怕是启动进程拖得太久(在过去12月里以太坊Github代码提交次数少于1000,活跃度排名仅为76),这位公链霸主都有可能被后来者赶上甚至是反超;尤其是平台型区块链项目竞争愈发激烈的2018年。

哈希菌通过调研和筛选过滤的方式将一些值得大家去关注的平台型区块链项目挑选了出来,并分成了三大类型,在阅读之前,可先通过下面的目录图简单了解。

1.以太坊光环下成长起来的老前辈

在2017年以前推出并且已经上线主网的公链平台里,鲜有公链项目能与以太坊一争高下。不过从落地应用情况来看,依然有几个项目在网络接入Dapp上分割了以太坊的部分市场,分别是NEO、QTUM、Achain,这几个项目在技术上的创新对标了以太坊存在的缺陷,但在落地应用时,也都分别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NEO被加密货币社区成员昵称为“中国版以太坊”;是国内首个开源区块链项目。从NEO当前已形成的生态及市值排名来看,它与以太坊同属于平台型公链的第一梯队。截至目前为止,接入NEO网络的Dapp应用超过50款,而与它实现兼容的底层区块链项目Ontology(ONT)以及Elastos(ELA),自推出以来也受到市场不少的关注。

与以太坊相同,NEO拥有自己的通用型虚拟机NeoVM,让开发者可以使用C#、Java等主流编程语言创建适用于某一特定场景的应用程序;而底层网络的低耦合设计,则更进一步,让NeoVM可被移植到任意区块链甚至是非区块链系统中使用。不过NEO较以太坊这类匿名性项目接地气,它引用了基于PKI X.509标准的数字身份验证体系,为此更容易获得现有法律及政府的许可。

另外,为了提高区块链网络的安全性及延展性,NEO还提出了抗量子密码学机制NeoQS、跨链互操作协议NeoX以及分布式储存协议NeoFS。而单从表面数据来看,NEO的交易处理速度比以太坊要快,吞吐量达1000 TPS,理论上适量优化还能提高至10000 TPS;不过这是一定程度上牺牲去中心化换来的结果。

NEO采用的共识机制(dBFT机制)与DPoS类似,都是通过选举投票产生记账节点进行协作记账。不同的是,NEO区块链上有两种资产,NEO及被动获取的GAS;拥有一定数量GAS的用户可提名自己成为Bookkeeper,并由NEO持有者投票选举出记账节点。虽然投票随时进行,记账节点也非固定任期;但是中心化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当前仅拥有七个记账节点的初期发展阶段——今年年初,NEO网络曾因单节点故障而出现长达两小时的阻滞。

量子链是全球首个兼容UTXO模型的PoS区块链,去年3月被提出,同年9月主网上线,上月还发布了自主研发的x86虚拟机;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个Dapp接入网路,基于QTUM发起的ICO项目也有十几个。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量子链就是更为注重用户资产安全及货币支付层稳定的以太坊。它对EVM(以太坊虚拟机)完全兼容,支持以太坊上所有的智能合约;在此基础上加入新设计的账户抽象层,从而实现对无状态UTXO模型的整合。这种基础模型的使用,可为网络带来松耦合和一定的并发能力,同时继承比特币网络的稳定及安全属性。

在共识协议方面,量子链采用了微调版PoS机制,即在传统PoS协议上添加激励机制,对在线时间长的节点设置更高利息,鼓励更多的节点参与记账。据官网显示,目前QTUM网络已经有分散在全球七十多个地区超过7300个节点,达比特币网络节点数的75%。为了营造去中心化网络,量子链还提出了分布式自治协议(DGP),让网络节点在达成一定阈值的共识情况下,随时按需调整区块链参数。

不过比特币及以太坊所面临的扩容问题,量子链也需要面对。虽然项目创始人认为,牺牲网络去中心化程度以追求高TPS会让区块链失去原本的意义,但是每秒交易速度不足百笔所带来的局限性确实很大,为此量子链计划采用闪电网络来提升网络吞吐量。以太坊的虚拟机、比特币的UTXO模型和扩容方案,这些技术的整合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但本质来讲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创新,寻得突破的可能性较小。

Achain项目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了智能合约沙盒机制,让开发者发布合约之前能够在沙盒中进行全路径自动化测试,从而减低试错成本及开发周期。它的主网上线时间和量子链相近,但网络接入的Dapp数比后者少,仅有十余个。

根据发展路线图的设定,Achain第一阶段“奇点”的着重点是构建智能合约网络。试图提高网络的交易处理速度,Achain区块链使用了与DPoS类似的弱中心化共识机制RDPoS,理论上交易处理能力可达1000 TPS;而游戏设计领域常用语言Lua的采用、BaaS平台的搭建、模块化虚拟机LVM的开发以及事件通知机制的提出,则是为降低开发者门槛、提升底层性能而服务。

在构建智能合约生态之余,Achain还帮助其他项目团队发布了六条单独的区块链,并计划在发展的第二、第三阶段,利用VEP(价值互换协议)技术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交互。跨链网关的建立,可以形成一个以Achain为主链,通过VEP互相连接的多分叉平行生态网络;提高网络交易吞吐量的同时,还可拓宽Achain的应用范围。

不过功能越繁多的智能合约逻辑就越复杂,安全漏洞的出现也就越容易。在Achain代码库过去12月里更新频次不到1000的情况下,如此复杂的设定能否实现或安全,还有待考究。

在主网已经上线的平台型区块链中,除了以太坊、NEO、量子链这些已经开发自己的虚拟机,并致力于构建智能合约生态的底层区块链之外,还有其他着重点各异的特色项目。比如首个Python语言的平台Bismuth、旨在实现原子交换Ark、基于侧链构架的Asch等等;其中Lisk的代码提交频次最高。

  • Lisk:完全基于JavaScript的平台,让人期待又担心

Lisk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创建一个完整的Dapp即插即用系统;它对主流编程语言JavaScript的完全支持以及在区块链上开发的Dapp应用商店,为开发者提供从设计、开发到发布及货币化的所有步骤。

而扩容问题方面,Lisk采用了侧链框架来提升网络的可扩展性。如上图,接入侧链依附于主区块链之上,各自运行着自己支持的Dapp;只有涉及跨侧链交易时才会经过主链,理论上这种模型之下能够提高网络匿名性、容错性和并发性。

过去12月里,Lisk在Github代码库内更新频繁,位列榜单第四(数据源自:Cryptomiso);期间发布更为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及Lisk Core 1.0测试网络。不过应用链的发展进程依旧缓慢,比它晚上线且号称“中国版Lisk”的阿希币已有Dapp接入,然而Lisk的正式软件开发工具以及编程接口目前还未发布。据了解,早前EOS创始人BM还曾质疑Lisk道,建立完全基于JavaScript驱动的区块链概念和智能合约平台不可否认是创新项目,但实现起来非常复杂,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及成本。

比特币诞生之初,领域内涌现出一堆直接将BTC源代码拿来单纯改改币量、哈希机制、区块间隔等等无关痛痒参数的数字货币。在抄袭风潮盛行之时,2013年推出的未来币堪称币圈清流,是首个不基于比特币代码库的数字货币;而Ardor则是Nxt团队两年后发布的未来币2.0版本。

数据源自:Coinmarketcap

Ardor本身继承了未来币当前的所有功能,股权证明、PoS锻造、去中心化投票等等,另外在此基础上添加新技术以构建可扩展的、专为Dapp广泛应用而设计的平台。从本质来看,Ardor采用的父链-子链结构和Lisk侧链构架的扩容方式相似,皆以分层并发概念为基础;不同的是,Ardor网络上每个节点都能验证子链交易,从安全性来讲比每个侧链都必须有自己一组维护节点的Lisk更高。

只是Ardor团队有着较为浓厚的Java程序员氛围,不管从项目的品牌设计还是代码开放程度等来看,都有靠近企业级应用的倾向。比起底层公有链建立智能合约生态的发展路线,Ardor更贴近Hyperledger这类联盟链的设定。

2.箭在弦上,主网蓄势待发的熟面孔

孵化Dapp的公链赛场,就像电脑或者说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头部效应明显,老大哥以太坊占据着市场的绝对份额。当然领域发展初期的变数难以预计,未来局面是否会打破,还要看谁能在商业落地战中抢到先机。

而主网近期才上线或者准备推出的底层区块链项目中,率先在社区成员内博得关注的是,“币圈网红”EOS、原以太坊团队构建的Cardano。

不用哈希菌多做介绍,2018年凭借节点竞选赚足眼球的EOS相信大家或有耳闻。在EOS主网还未上线之前,它的Dapp生态就已经先行一步开始构建,目前在EOS生态圈中推出的应用已经超过二十个,据EOS index显示当前在开发以及公测的待上线项目也拥有数十个。

引起EOS火爆关注的原因除了BM自带的光环效应之外,还有就是项目主打的并行式概念以及免交易手续费机制。剔除其他区块链产品为防止DDOS攻击而设计的矿工费用,EOS采用石墨烯框架来加快交易处理速度;并承诺通过并行式处理等技术上的改进将其TPS扩展至百万级别。

免除交易手续费在吸引用户之余,还能减轻Dapp开发者的负担。因为他们写代码的时候,不需要像开发以太坊应用一样,每写一段先得考虑是否会消耗Gas值。然而区块链世界里去中心化、安全性以及可扩展性三大属性是无法兼具的,EOS高TPS追求之下,去中心化程度相应的大打折扣;针对其DPoS共识机制以及社区去中心化民主管理方式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而抛开这些争议的对错不说,EOS的技术发展进程确实磕磕碰碰,不是测试网络TPS效果不如预期,就是主网上线后出现的网络冻结等问题。

同样抓住以太坊等区块链项目使用Gas交易费机制消耗成本和资源太多这一点,Cardano提出了分层区块链构架,将网络分为类似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交易的结算层(CSL)以及可运行智能合约的计算层(CCL)。两个相对独立的网络层,理论上可以按照各自所需要实现的功能进行升级维护。

而似乎是受其背后公司IOHK(为学术机构、企业及政府开发区块链解决方案的工程公司)的影响,Cardano使用的编程语言Haskell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另外与量子链相似,Cardano亦主张拥抱监管并引入数字身份验证功能。而Cardano的分层构架设计,则能在计算层引入验证功能解决法规监管需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持网络的匿名性。

从GitHub代码库维护情况看来,Cardano项目的代码提交频次颇高且更新稳定。不过从2017年推出至今,Cardano的研发进度依旧停留在结算层。虽说发展第二阶段Shelley月底开始测试,共识协议Ouroboros的开发也接近完成,但是网络整体完成预计要拖到2020年;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这个开发进度稍显漫长。

不管怎样,这些抢先博得关注的项目始终具有优势;在拥有一定用户的基础之上,只要技术有所突破或者说概念基础设施构建完成,使用者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

而相较之下,其他主网即将或者说近期已上线的项目受关注程度远不及这些明星项目;但也有不少默默成长起来的,比如市值排名相对靠前的Aeternity。

被称为“欧洲版ETH”的Aeternity成长之路较为坎坷,经历了几任技术官出走之后,团队在德裔计算机科学家“以太坊教父”Yanislav Malahov的带领下,使用erlang语言彻底重写了核心代码,并于本月推出平台主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eternity也是一种分层构架的区块链,不过它的分层方式更像是“以太坊区块链+雷电网络2.0”。作为以太坊的扩容方案之一,雷电网络和闪电网络只负责解决支付问题,主要是提高网络的交易吞吐量;而Aeternity采用的图灵完备状态通道(State Channel)把智能合约也纳入其中,让所有的通道可以各自独立、平行运作。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jxmta.com/chanye/jieneng/3075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