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快讯

MZR币最新价格(xmr币价格)

2022年第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 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在殖民主义时代,列强明火执仗,金融是战争、海盗行为的支持者,也是掠夺利益的分享者;在产业资本主义时代,为追求贸易带来的超额利润,货币、金融是输出商品的工具,列强之间的货币地位、金融地位争夺,也是为了获得商品利益;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追求贸易利益转变为追求“超额铸币税”利益,强权货币利用绝对优势地位,不仅从占有他国资源、商品、劳动中获利,同时还在左右全球金融价格的涨跌中获利,更从动辄就击垮一个国家经济的过程中获利。

丛林之蛮

2022年2月24日,一场“新型世纪战争”发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表面看,这只是俄乌两个国家间的军事战争,但其背后,或许已经演变为整个西方势力对俄展开的经济大战、金融大战。

先讲一个现实中的故事。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是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之一,其规模占到整个俄罗斯国有银行资产的25%,这家银行在英国上市。

俄罗斯被实施金融制裁、经济制裁之后,这家银行的股价从2月16日的15美元附近跌到3月2日的不足1美元。正当无数股东热切期待战争快点结束,股价能够回升之际,英国金融监管当局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持有俄联邦储蓄银行股份的投资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清空所持股票,否则,证券代理机构将代为强行清空。

股东们亏惨了,但这完事了吗?没有。有报道称部分华尔街公司开始买入俄罗斯股票。

这是生意还是掠夺?其实没什么可大惊小怪,这就是战争的本质,无论是军事战、经济战、科技战、贸易战、外交战、政治战,还是文化战,其背后往往都是西方资本寡头对他国利益的掠夺,而这当中几乎都少不了金融手段。

海盗的逻辑

说到财富劫掠,人们极易联想起海盗,但您是否听说过“皇家海盗”或“绅士海盗”这样的概念?其实,从16世纪开始,欧洲人就把那些由某国家政府或皇家支持的海盗统称为“皇家海盗”或“绅士海盗”。那时,基于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地的扩张,全世界的海洋上行驶着各种各样满载黄金和货物的船只,所以海上劫掠成为一种职业。这原本是一种民间强盗帮伙的犯罪行为,但老牌欧洲帝国为了强化航海技术,扩大殖民地,刻意豢养海盗,甚至使之合法化。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皇家海盗”,而最为著名的人物,恐怕非英国大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莫属。1577年和1580年,德雷克因两次环行地球,在1581年4月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自登船赐予皇家爵士头衔。但是,英国人心中的这位英雄,及其统率的霍金斯船队,其实就是英国皇家特许的海盗团伙,他让英国皇家的每1英镑投资,变成了47英镑的利润。

1540年,德雷克生在一个贫穷的新教传教士家庭。5岁时,因父亲躲避宗教迫害而举家迁到肯特郡,迫于生计,德雷克13岁上船当学徒,随船来往于泰晤士河和英吉利海峡。26岁加入其表兄——英国著名航海家霍金斯的船队,从此开始其全世界淘金的生涯。

在16世纪的欧洲,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大梁、世界霸主,而英国却无足轻重。但是,这个时期宗教革命风起云涌,逆转着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英国亨利八世创立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英国成为最早的新教国家之一。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上台后,对内巩固新教地位,对外支持荷兰等新教国家独立,试图将英国变成新教帝国,于是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

在经济上,西班牙和葡萄牙大发殖民横财,也让英国妒火中烧。但早在1496年,英王亨利七世也曾雇佣威尼斯航海家卡波特去寻找新大陆,足迹遍及北美的纽芬兰、哈得逊湾和弗吉尼亚,以及南美洲的圭亚那等地,但并未找到金银财宝,一次次血本无归。

怎么办?杀人越货,海上打劫。1585年到1604年,英国建立武装商船,每年近200次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平均每年掳获财务约20万英镑。这在当时是笔相当大的收入,而为扩大战果,伊丽莎白一世打起了海盗的主意,向仇视西班牙的霍金斯和德雷克率领的船队颁发“私掠许可证”(Privateering Commission),授权该船队合法打劫他国商船。

由于得到英国皇家的资助,1572年开始,德雷克驾着武装商船,在加勒比海成为了当时让西班牙人闻风丧胆的“猛龙”,同时也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为英国劫掠财富无数。最著名的一次当数劫掠西班牙宝船“卡卡弗戈号”。1577年,德雷克得到一个情报,西班牙一艘满载金银财宝的运输船“卡卡弗戈号”正从秘鲁驶向巴拿马城。于是,德雷克在巴拿马外海设伏,于1579年3月3日将远道而来的“卡卡弗戈号”擒获,一次性打劫黄金80磅、白银20吨、银币13箱以及众多珍珠宝石。

此外,德雷克利用打劫“卡卡弗戈号”获得的海图,穿过太平洋和印度洋一路西行,一年多以后才回到英国,成为环绕地球航行的第一个英国人。1580年9月26日,德雷克船队满载财宝驶进普利茅斯港,受到隆重欢迎。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上霍金斯船队的旗舰“金鹿号”为德雷克授勋,并任命他为普利茅斯市长。

说金融战干吗要说海盗?第一,无论是当年的远洋贸易行为,还是依托武装商船的海盗行径,其背后都必须拥有强大的资本支撑,包括早期的“股份制融资”行为的背后,都能看到所谓“皇家特许”的身影,而当时所谓的远洋贸易,其实质不过是贩奴、海盗、殖民等“丛林生意”罢了;第二,不创造财富,也不以土地占领为目标,而是依仗资本实力建立各色武装实力去偷猎、围猎他国财富,其实都属广义金融战范畴,与当今更加隐秘、更加高超的金融战异曲同工,不过是时代不同、表象不同而已。

从海洋到陆地

如果说,海盗在海上劫掠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较量,那在殖民地内部,帝国主义又是如何去劫掠驻在国财富的呢?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以鸦片战争为例,这场让中国人深感耻辱的战争,当然与清政府各级官员腐败、清政府币制不适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同时也与各大帝国主义殖民者穷凶极恶紧密相连,而在所有掠夺手段背后,一场“金融战”早已在当时的中华大地打响。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商品市场流通有两种货币:大宗交易、官方交易使用以两为单位的纹银(银锭),而老百姓和小商家的一般生活交易则使用铜钱结算。同时,银两与铜钱之间存在一个所谓的固定比率。但是,由于各种经济和货币原因,更因为各级官员借重“铜钱兑纹银贬值”渔利,导致国内金融矛盾非常突出,“银贵钱贱”问题长期存在。

一方面,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很难有财力兑换白银,无法倚重白银为财富保值;另一方面,中国早年是个“贫银”国家,白银生产依赖云南、缅甸和安南的银矿,但这些地方无法提供稳定的白银来源,这使得官银来源严重依赖市场,必须依靠官方所制铜钱去市场兑换。在这样的情况下,铜钱的市场信用大打折扣,这就为境外商业和金融势力留下了可乘之机。

其实,中国开放很早。康熙年间,中国在茶叶、丝绸、瓷器方面,已经成为英国、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的主要供货基地,英属东印度公司等外国企业在华大量采购商品。问题是,欧洲、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巨大,但中国人对境外输入的洋棉布、毛纺品、金属制品以及香料、胡椒、檀香等需求很少。比如乾隆四十六年至五十八年(1781—1793年)的13年间,英国输华商品总货值不过1687.15余万两,只相当于中国出口英国茶叶货值的1/6。

如何逆转贸易格局?英国人的方法是:第一,对茶叶进口征收高额关税,缓解贸易逆差;第二,鉴于吸食鸦片的成瘾性,再加之其中利润巨大,于是英国商人开始不断扩大鸦片对中国市场的走私规模。

此举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逆转了中英贸易格局。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寺卿、黄爵滋对鸦片进口造成的白银外流情况进行了统计:从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白银外流1700万至1800万两;到了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白银外流升至2000多万两;道光十四年以后,更达3000万两之多。史料记载,1825年,中国贸易发生从盈到亏的逆转。

鸦片贸易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而这时候,美洲独立运动导致国际市场对茶叶和生丝的需求疲软,中国白银供应链近乎中断,银更贵、钱更贱。这时候,一个特有的货币现象出现了。1833年到1838年的5年间,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跟踪调查发现,洋钱已充斥广东、福建和浙江等许多沿海地区。在江浙,专司“外银套购国银”的商人比比皆是,而且洋人刻意打压“国银与外银汇率”,按当时江浙的计算,浙江每百万两的外贸交易额,因汇率问题就需中方多支付10万两“国银”,而全国外贸因汇率问题流失白银上百万两。据《林则徐全集》记载:洋人“不以买货,专以买银,暗中消耗,致内地银两日少,洋钱日多”。

洋人不受清政府控制地大量铸造银圆,并以此大量套取“国银”汇差。

在当时的中国,严重的财富外流已经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这也是道光皇帝必须痛下决心派遣林则徐禁止鸦片的重要经济背景。

热战的伴随者

军事战争几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金融战争。战前和战中,金融为战争筹措资金,战后则收获暴利。

更为残酷的战争和帝国主义的财富掠夺,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帝国之间争夺领地、争夺资源、争夺财富。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场战争成就了一个帝国新贵——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遭到攻击后的法国贝里昂街。

1914年8月4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天,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声明美国保持“中立”立场,8月19日,他更号召美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样做到不偏不倚”。但美国真能严守“中立”?正如美国史学家W·米利斯所说:“在某种意义上,美国1915年年中已经卷入战争。本质上,美国是复杂战争机器上的一部分,整个经济力量一直都在支持着其中一方,而且思想感情和政策都不可能使我们保持中立。”事实是,一战开打第一天,美国就成了英国的大后方。

史料记载,1915年1月,为避免与美国的“中立”立场相冲突,英国政府委派了一位重量级商人来到纽约,并任命其为英国驻美的商务代表。

这个人就是与英、美政府高层都有着密切关系,当时在国际上已极负盛名的大金融家、摩根财团的当家人J·P·摩根。

J·P·摩根在美国,一只手通过大规模举债,帮英国政府募集战争经费;另一只手则用募集的钱代表协约国在美大量采购军物。这样的生意模式,让美国金融家、实业家赚得盆盈钵满。

1915年8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麦卡杜在写给威尔逊总统的一封信中指出:向协约国出售工业品让美国迎来了一个大繁荣时代,但要使繁荣持久下去,美国必须公开向协约国提供贷款。12月8日,威尔逊正式批准了政府贷款。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向国会发表讲话,向德国宣战。

1917年1月,德国潜艇再次大规模封锁了美英之间的海上运输线,并声称6个月内取得战争的胜利。如果这条战争生命线被切断,德国赢得战争,那美国对协约国数以百亿计的债务势必灰飞烟灭。情急之下,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神奇的是,摩根财团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对英国政府的商业性贷款,转换成了英国政府对美国政府债务。用什么方法实现的转化?迄今为止,这是国际金融史上一个著名的迷局。但客观地看,此举为一战后的国际经济格局演变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一战的结果是什么?战后统计数据显示,5年之间,美国工业总产值从不足250亿美元,增长到了640亿美元,增幅156.7%;美国百万富翁的人数增加17000人。时任美国财长梅隆承认,战争交易美国所获利润率高达80%。而英国财务大臣斯诺认为,美国政府从战时的本国企业手中获得了30亿美元的“超额所得税”。

另外,在欧洲无力顾及拉美和远东市场之时,美国对拉美贸易从不到8000万美元扩张到34亿美元;美国已基本控制了墨西哥的石油和橡胶,玻利维亚的锡矿、智利的硝石与巴西的咖啡;美国私人资本对中国和远东市场的输出从35亿美元增长到了70亿美元。

1919年,法国巴黎,一战结束后,在法国巴黎凡尔赛举行的和平会议。

1919年,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条约签订后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和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

更重要的是,黄金从欧洲流向美国。1919年,美国黄金储备相当于世界各国黄金储备总量的40%,并借战争所得,从境外投资者手中赎回20多亿美元的美国债务,一举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英国统计表明,美国借给协约国的全部战争债务总值高达125亿美元。

正如美国驻英大使佩奇在1914年10月11日写给美国总统顾问豪斯的信中所预言的那样:“战后,差不多所有欧洲国家都快破产了。海上将不再有德国。10年以后……整个世界的前途都将会落在我们手中,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豪斯则在回信中说:在同一个时期里,美国越来越强,交战国越来越弱,正负反差之和,就等于美国力量在成倍增长。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fjxmta.com/kuaixun/3065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x123456